当前位置:渃水寒訫>历史军事>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> 第344章 朱子错了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44章 朱子错了(2 / 2)

研究方法,而且前人的研究方法只有一种,王文龙的新方法直接就有两种。

“这两种新的研究方法可以解决过去许多老问题,在场诸位若是有兴趣,也可以在学完这些内容之后,试着将过去难解的训诂问题用此二种方法尝试解决。”

王文龙接着讲道:“就比如《楚辞·涉江》有:‘齐吴榜以击汰。’一句。朱子《楚辞集注》解释此句说:‘吴,谓吴国。榜,櫂也。’以为吴榜是一种吴国的船只。照这个说法,这句意思就是‘用吴国的吴榜船去击水’。然而在宋以前从没见人写过有什么船叫‘吴榜’的,‘榜’字在先秦也没见做过船的意思,这名字来源实在奇怪。”

“然而若根据音韵来分析,唐代李舟《切韵》中写:“榜”读“北孟切”意思是:使船只前进。宋代陈彭年《广韵》记载‘鋘’、‘铧’同音而通用是一种犁头,也衍生为插下犁头的意思,古人又常把插下某物的动作叫‘铧’,且‘吴’‘鋘’又常通用。所以‘吴榜’的意思生硬的解释为一种船实在奇怪,但解释成:插下船桨,使船只前进。这句话就通顺了。”

“若是不从查《切韵》《广韵》并从声音方面去研究字义,‘吴榜’这个词是解不通的……”

为什么考据古书要研究训诂学?因为好多古书上的词不通过训诂根本解释不清楚,古书内容解释不通,古文的解释权就会被大人物所掌握。

就像朱熹这样的大学者,看到《楚辞》上一个不知意思的词语就直接给人胡扯,而且因为朱熹的影响力太大,直接导致许多后人都跟着他错下去。

“吴榜”这个词被朱熹解释成“吴地的船只”之后,真的有不少人附庸风雅,宋元明一来真有些人在文章之中把吴地船只叫做“吴榜”以之显示自己的博学,甚至后世古汉语词典里“榜”也加入了船只的意思,直到训古学研究到达一定水平后才发现这就完全是闹了大笑话。

王文龙知道随着训诂学的研究发展,人们会慢慢意识到的大学者,犯的这样错误还不只一两处。

甚至整个理学对于古文的解释,好多地方都是瞎胡扯……

而王文龙一段讲完,在场许多人却都惊得呆愣:朱子还会犯错?还是这么不严谨的错误。

有人当即惊道:“这如何可能?”

“建阳先生怕不是说笑吧?”

“这可开不得玩笑!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