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169 章 行走的刑司副使(2 / 3)

还不能肯定其是死于凶杀,只觉蹊跷,于是,他思考再三后提出刨尸。】

?!!!

大宸无数人悚然一惊,不是!你说什么?刨开什么东西?

古古此时的脸上表情严肃,【大宸当时的验尸方式还比较简单和落后,顶多就是检查一下死者尸身外表是否完好,如果看着不像是被人杀害的模样,就不是凶杀。当时也根本没有刨开尸体,验尸一说。】

【所以当时的崔正在提出这一想法时,毫无悬念的被上司拒绝了。】说着,古古还不忘补充一句,【当时的刑司正使就是之前被崔正告状罚奉的那个副使,正使被崔正给告死了,然后他就顶上了正使的位置。】

此时的刑司正使:我悲!

此时的刑司副使:如鲠在喉,求问:我是该感谢崔正

() ,还是该搞死崔正?

说回正题,古古:【但是崔正是谁?他对案子的执着超乎当时人们的想象,当时刑司正使不同意他的提议,那他就换个官儿大的人来拿主意。】

【于是,他就找上了皇帝。】

大宸众官员:……你是真的执着,就为了这么点儿事就找上皇帝?

按他们的设想,萧临渊不可能同意这个荒谬的提议,因为那是对死者的大不敬。

但只听古古这时说:【崔正在说了他的想法和怀疑后,萧临渊同意了他刨尸的想法。】

“嗯?!你没说错?()”

是不是史书记错了?萧临渊怎么能同意这般无理之行为?!⑿()_[(()”

看着群情激愤的评论区,古古已经适应良好,点头,【是的,史书没记错,并且,在此案之后,刨尸这个验尸方法还一直被崔正给沿用了下去。】

【不光是他,后来的大宸各地也多了不少验尸人开始采用这个办法。这个方式还传到了后来的历朝历代,成为一个很普遍的存在。】

而崔正也是史上第一个敢用这种方式验尸的人,可能在他之前还有朝代有人这么干过,但史书上留有姓名的最早一人便是他。

古古说完,也没再管评论区里的这类发言,继续说道:【等到尸体的肚子被刨开,崔正看见其肚子里被毒药腐蚀的痕迹,以及喉管中并无水草泥沙,于此断定,死者并非死于意外溺水身亡,而是死于毒杀!】

【后来他根据湖边常来常往的商贩,多番打探,终于得知死者在死前夜里曾与一中年男子在结伴游船,然后第二天他就死了,此时的那名中年男子就背负了莫大的嫌疑。】

【但要查明那名男子身份却不容易,崔正先是询问了死者家属邻里,看其死前是否与什么人有过节,又与谁时常来往等等一系列问题。】

【最后,崔正一路追查到了朝中少府马卓的头上。】

【他不光查明死者与马卓暗地里是好友,还根据马卓手背上的抓痕,其言谈间的不实,以及死者家中藏起的对方贪污皇帝私库的证据,从而快速判断出马卓就是这个杀人凶手。】

【最后经由崔正一审,果然,那夜的杀人真凶就是他,而他之所以杀这名刘姓属官的原因也很简单,他想要让马卓把贪来的财宝分他点儿,但无奈他的胃口太大,马卓不得已杀人灭口。至此,案件真相终于大白。

这个姓刘的官员,在相墨正史中叫刘中,但相白笔下关于这篇故事的野史记载,此人却叫刘义。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存在争议,在此主播就干脆用姓代指算了。】古古最后补充说明道。

被点名的马卓脸色一白:不是?我正好好听故事呢,怎么火就烧到自己身上来了?

而故事里的另一主人公此刻恐怕也听到了光幕中的故事。

完了,这下他全完了。

【这是崔正回京后破的第一件案子,也是他一鸣惊人的开始。】

虽然之前因着他的鲇鱼特性已经叫朝中很多官员都知

() 道他的威名了,但他于破案上的执着和厉害却是第一次展露在众人眼前。

【据记载,崔正一生履破奇案,查办的贪污受贿的官员更是不少,所破案件数量多达数百,上到朝堂,下到民间,但凡到了他手中的案子就没有半途而废和判决错了的。】

【可谓是将神探一名体现的淋漓尽致。】

【当然,他一生办有三个大案在历史上最为出名,主播今天就拉出来讲讲。】

如果要将这位在历史上破的案件都说完,恐怕说到明天早上去古古都说不完,何况,史书上也不是每一个案件都有记载的。

他喝了口水,开始了后面的讲述。

【第一个就是神昭大帝交给他去暗中调查的,害息帝中毒的真凶。】

豁!

一上来就这么刺激。

【其中细节如何,史书并未有详细记载,崔正只言,是偶然间于息帝当年遗物中发现的一点儿线索,最后经九王爷之口查出毒物来源源自曾经的八皇子,但苦于时间过去太久,证据不足,所以没办法证明八皇子萧汾就是当年暗中毒害息帝的元凶。】

【当时时间已经来到昭元六年,崔正为了查这桩陈年旧案是花费了整整三年的时光,才好不容易找到这么点儿线索,但如何才能让八皇子伏法被诛呢?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